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华园

中国文化报:以乡村文化遗产“五大共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时间:2022-08-23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浏览量:369

分享到
中国文化报8月23日讯(作者 吴志才 李涛,大发888官方下载,大发官网老虎机888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前不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现存最长木拱廊桥福建万安桥失火事件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敲响了警钟,如何做好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笔者认为,做好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重点抓好乡村文化遗产“五大共生”,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乡村文化遗产与现代治理共生

  统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政府主导推动、民间团体联动、村集体带动、农民群众主动的“四位一体”现代治理机制,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让乡村文化遗产看得见、摸得着、活起来。

  一是强化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力度。鼓励各地通过教育、培训、宣传以及数字化技术等多种手段提升农民群众、青少年群体以及民间文化组织的保护意识,在乡村文化遗产相关信息透明化的基础上,搭建公众参与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平台,吸纳公益资金与志愿团体参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究探索公众参与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二是健全安全联防联控长效机制。督促各地方政府将乡村文化遗产安全纳入社会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建设中,整合文物、公安、消防、住建、司法等相关部门以及乡镇、村集体,健全责任意识,做好火灾、雷击、文物盗窃等隐患及安全设施运行维护、应急演练处置、日常检查及监督监测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加强乡村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推动乡村文化遗产在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特别是要对接市场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结合非遗工作站、传习所和传承人工作室等重点培育和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创项目、产品和品牌,支持文化生态保护区、景区等打造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保护项目。

推进乡村文化遗产与社会文明共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乡村文化遗产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提升文化自信与乡风文明水平,实现从乡村“文化遗产”到“文明殿堂”的转变。

  一是下好乡村文化遗产探源“先手棋”。坚持从“考古发掘”到“文化探源”、从“学术需求”到“国家需要”的理念,研究乡村文化遗产的起源和特质,研究好、解读好、阐释好历史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形象建设与文化认同,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二是守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推进古民居、古祠堂、古村落、古街巷等保护修缮,建设集非遗展示、文化沙龙、文化传承、轻食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新型文化空间,提升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产品与服务供给,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明。三是种好群众文明素养“责任田”。注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采用专家讲座、远程教育等方式,宣讲村史乡情等,开展文化和旅游相关技能培训,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探索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现文化扶志、扶智。

推进乡村文化遗产与宜居环境共生

  按照景村一体化理念,将乡村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宜居环境整治、乡村休闲生活环境提升等行动进行全盘考虑、整体推进,促进城乡融合、全域宜居发展,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

  一是合理开展公园化利用。科学编制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加强乡村文化遗产本体保护与公园化利用,营造宜居适度的文化生态空间,合理开发与运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二是整体打造历史文化游径。引导各地以历史脉络为纽带,采取线性文化遗产方式,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串珠成链,进行整体开发、统筹宣传、一体化打造,完善自驾游和慢行系统,加强沿线乡村景观风貌协调,建设集遗产保护、研学教育、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廊道、风景廊道、旅游廊道。三是示范建设美丽乡村连片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村集体参与”模式,按照“立足文化遗产、打造大景区”思路,统筹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全域风貌提升、宜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乡村建设与运营短板,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郁、旅游特色鲜明、宜居环境优良、综合效益显著的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向全域进行推广。

推进乡村文化遗产与休闲生活共生

  把握高品质生活重要内涵,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乡村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特别是面对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深体验、微度假”的兴起,有必要加快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乡村营商环境。精准发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扶志、扶智建设,鼓励新乡贤、新农人投身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领域,支持各地整合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完善文化和旅游项目库并建立健全招商沟通互动机制,持续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二是加强优质文旅供给侧改革。重点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周边以及城边、景边、海边、山边、交通干道边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中,践行“文化遗产+教育”“文化遗产+旅游”等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利用文物建筑开办民宿、客栈、茶社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加强乡村文化教育研学体系、“三生一文(生态、生命、生活、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等构建,建设一批国际化程度高、中国特色明显的乡村文旅IP。三是释放乡村文旅消费潜力。构建与自助游自驾游、出游结构变化等相适应的乡村文旅消费业态,鼓励发展定制消费、IP消费、数字消费、体验消费等,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文化遗产地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传统技艺、特色美食、艺术展演等项目聚集转化,创新夜间消费场景。

推进乡村文化遗产与数字科技共生

  发挥数字科技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领域的赋能作用,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补齐数据库、技术转化与应用短板,让乡村文化遗产更好地“活起来”和“走出去”。一是构建数字资源库。支持各地将乡村文化遗产的空间信息纳入到同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组织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相关数据采集,构建起具有海量数据的资源库群,推出一批“数字展览”,为永续传承利用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强数字化体验。结合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智慧旅游、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模式,引导和支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4K/8K超高清等新技术在乡村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以IP构建为核心发展元宇宙、全息互动投影等沉浸式体验产品。三是拓展应用新场景。将乡村文化遗产与影视动画、数字音乐等紧密结合,引导数字藏品健康发展,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加强智能化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采集、文化体验、公共文化服务和休闲娱乐等专用装备研制。

返回原图
/